欢迎来到小窗笔记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时评 > 感恩教育不应沦为“煽情式表演” 内容

感恩教育不应沦为“煽情式表演”

选择字号: 大号 中号 发布时间:2018-11-25 20:36 | 作者:红网/魏珏 | 阅读次数:2190

  11月19日,河南沁阳第一中学高三年级举办“感恩教育”的活动,2000多名学生对父母做出跪拜礼。有网友质疑感恩方式,遭学校官号回怼:思维是不是有毛病?11月23日下午,校方声明称,选择“叩拜礼”一是创新,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对质疑者的回复,校方表示在语气上确实不够委婉、客气。(11月23日 澎湃新闻)

  近年来,感恩教育似乎成了许多中小学的必修课。感恩教育当然重要,它虽不属于学科知识,但对健全人格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今,感恩教育频频刷新大众认知、遭到质疑的原因在于许多学校对于感恩教育粗暴的形式化,他们急于求“成”,于是感恩教育变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仪式,“专家”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进行“洗脑式”演讲,学生们涕泗横流,“跪拜”等传统礼节成为此类活动的惯用环节。这种煽情效果似乎是校方乐见的,学校习惯用硬性条件来衡量教育的成果,所以“是否下跪”“是否流泪”成为衡量感恩教育结果的标准,但这本就是异常荒谬的。

感恩教育不应沦为“煽情式表演”
  感恩教育沦为“煽情式表演”,是对于学生、家长的情感消费,是学校对自己感恩教育结果的自欺欺人。首先,许多此类仪式都是经过提前演练的“表演”,比如沁阳一中的此次仪式,就有当事学生表示经历了提前排练,这种排练好的场面有多大实际意义和说服力还有待商榷;其次,此类仪式中,往往伴有极端和夸张的煽情语言,在这种情况下会激发出丰富的情感,但这种情感来得快、去得也快,并不能起到本质上的变化;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该事件的视频中,有个别同学在憋笑,说明他们对于这一行为并非是主动的或是认同的,而是迫于群体压力、害怕异样眼光而作出的举动,更像是“被迫感恩”。

  感恩从来不是一个仪式就能教会的,它应当是教育的结果,而非是教育的内容。感恩的形成体现在一种长久的、持续性、主动的变化,它需要发自内心的情感根基,更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笔者认为,我们并不否认跪拜之礼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可以代表对于父母恩情的一种反馈、尊重和承诺,但同时,感恩之情更是主动的、私人化的,表达形式也是多样的、自由的,将学生置于一个群体中,半强迫式、灌输式地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被动地进行跪拜,本来就是一种心理和行为上的“绑架”。所以,集体跪拜之礼虽在表面上看似颇为壮观,但这种速成式教育带来的成果是极不稳固的,真正的教育效果不言而喻。

  正如王朔当年评论“疯狂英语”时说过:“我见过这种煽动,那是一种古老的巫术,把一大群人集中,用嘴让他们激动起来,就能在现场产生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可怜的人也会顿时觉得自己不可战胜,这与其说是打气不如说是省事或说愚弄。”即使对于此类活动的“作秀”性质心知肚明,但各大中小学依然乐此不疲,这是学校的“形式主义”思想在作怪,更是学校搞“速成式”感恩教育的畸形产物。进行感恩教育,学校应该在长期的教育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帮助学生建构独立的思考体系,转变“教育了就要看成果”的固定思维模式,拒绝简单化、粗暴化的“煽情式表演”。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