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上高中二年级时,因为不放心,所有我们开始了租房陪读的生活。热情的房东大娘领我来到一间储藏室前,在一排楼房的后面,打开房门,里面一床一桌就摆到房门口,小是小了点,倒也干净,于是就交租金定了下来。
说是陪读,其实是在我上完一天的课后,下了晚自习才搭乘同事的车,急忙赶到那间小屋等待闺女放学。当我赶到小屋时往往离闺女放学还有一段时间,我却不能和其他陪读家长一样悠闲,而是得把学生的作业或试卷带到这间小小的房间继续我的工作。有时女儿放学后我还没有完成工作,而女儿要用这张小课桌温习功课,我和女儿便成了同桌,我们互不相干,有的只是刷刷的写字声和弥漫满屋的温馨。
我和这个同桌多数时候是默契的、和平的,但也会闹矛盾,那就是在我完成了手头上的工作而她还在温习功课的时候,我喋喋不休的唠叨成了引起母女之战的导火索。然后我们就都不说话,小小的屋子里,空气凝固了一般,这一晚我们娘俩注定都在郁闷中度过。
后来想想也释然,闺女大了不由娘,她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见,如同她自己说的:“我什么都懂,我心里有数,若我听,你说一遍足矣,若我不听,你说万遍也是枉然。”
陪读看似轻松,实则很累,身累,心更累。每天晚上要在孩子放学前烧好热水,洗好水果,准备点宵夜,洗碗洗衣服,心里还挂念着孩子这一天在校学习的情况。这样忙碌着、挂念着,放学铃就响了。我早早地站在小屋门口,目光在蜂拥而出的学生群里搜索,搜索那个熟悉的身影,当看见那个熟悉的面孔面带微笑,蹦蹦跳跳扑到我面前,这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如果看见孩子黑着脸闷闷而来,我便处处赔着小心,不敢多問一句,生怕不经意触动那根脆弱的心弦。不过,孩子终究是孩子,即使我不问,不一会儿就绷不住了,竹筒倒豆子般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一遍,有时候是和同学闹矛盾,有时候是和老师闹情绪,有时候是因为考试考砸了和自己较劲。
陪读的时光,虐心的事情除了孩子的学习,就是孩子的一日三餐了,吃好了,怕肥胖,吃不好,怕营养跟不上,影响学习,影响发育。每天为做什么饭绞尽脑汁,早餐多数时候吃面条,孩子说吃面条既快又软,挺好。可常年吃也会厌烦的,于是老公使出全身解数,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胃口。
在陪读的两年多时间,老公时常做一种面食,令女儿上了大学还念念不忘,那就是“面鱼”。锅里的油烧至八分热时放进切碎的小葱,炸至香味满屋,放入清水,这时用鸡蛋和面,和面是一项技术活,要用筷子用力按顺时针搅动,直到能用筷子挑起一条条丝线状的面那样筋道。这时锅里的水已烧开,一手端面,面碗稍稍倾斜,一手用筷子割面,轻轻地,一条一条的面挑进开水里,不宽不窄,不长不短,被热浪拱着上下翻滚,真如一条条小鱼儿在水里随波上下游动,再放些新鲜的蔬菜、肉丝和盐就可以出锅了。可惜我做不出理想的效果,不是面和稀了不成形,就是和厚了割不动,做面鱼也就成为老公的专利。
闺女上高二那些日子,每每放学回到那个小房子,都会问我一些数学题目,刚开始我还能解答一些,随着知识的深入与综合,我这个初中数学老师已不能解答高中那些高难度的数学知识了,有时候分析很久也不能得到正确的解答。被逼无奈,在闲暇时,我便找出闺女的高中数学课本重新学习,在等待闺女放学时,在闺女入睡后,一盏青灯一卷书,写写算算,仿佛回到了我的高中时代,做梦都在做数学题目。可喜的是,我的勤奋也感染着闺女,我无意中发现,在闺女的日记本上,清清楚楚写着:先做该做的,再做喜欢做的。此时,我感觉我们娘俩的心渐渐走近,彼此之间也达成了某种默契。
陪读最惬意的时光,就是拾掇完手头上的工作而闺女还没有放学,坐在这个小小的房子里的时候。心难得的素净,手捧一杯清茶,放一段轻盈的音乐,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干,呆呆坐着,直坐到下课铃响。远远的教学楼上,有孩子们的读书声飘来,给这份寂静增添了些许灵动,时光原来也可以这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