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位书生进京赶考,准备过座独木桥时,来了个挑竹子的姑娘给他出了一个难题,姑娘说要出一上联请书生对,如对出了下联,她才肯让书生先过桥。姑娘出的上联是:“竹担挑,挑竹担,竹担挑竹竹挑竹。”书生一时对不出下联,只得转身让姑娘先过桥。后来,书生路过一座庄园时,见大门上的铜环锁着铜锁,触发灵感,立即想出了下联:“铜环锁,锁铜环,铜环锁铜铜锁铜。”这副26个字的对联,仅由不同的6个字重复组成,也算是一副绝妙的叠词顶针联。
据说有一次唐伯虎同祝枝山出游,看到田间农夫正忙着插秧、车水。祝枝山对唐伯虎说道:“贤弟,这水车车水很有意思,我有一上联,请你来对。”说完便徐徐吟出:“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伯虎到底不凡,一眼瞄到手中折扇,沉思片刻,便对出了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枝山听后大笑,连声说好。祝唐的顶真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从前,有个姓孙的秀才,家境贫困,不料又被恶人诬告,被传上公堂受审。他面对官府大人和三班衙役,念出了上联:“水面结冰,冰积雪,雪上加霜。”审案的恰好是个清官,一听对子,再看原告状子,就让原告、被告上堂当面对质。官府大人发觉其中有诈,当堂判孙秀才无罪,原告无端诬陷好人,重打四十大板。孙秀才此刻万分激动,眼望蓝天,念出了下联:“空中騰雾,雾成云,云开见日。”这副对联巧妙地采用顶针连珠法,以形式服务内容。上下联都以自然现象出现,语带双关,恰到好处地道出了孙秀才开始苦上加难后来冤情澄清,由悲到喜的心情。
相传有个富翁过生日,请了几个文人来作寿联,当中有个爱巴结的富家子卖弄文才,先写了个上联:“寿禄比南山,山不老,老福人,人杰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有稀客,客多是理,理正言顺也。”到场的文人看到这个连环式的顶针对,面面相觑,一时无法对上,富翁则高兴得笑眯了眼。在门外有个看热闹的穷秀才见大家都对不出下联,暗暗写了个下联,叫一小孩送上:“晦气如东海,海真大,大贪鬼,鬼面兽心,心术不端,端是财痞杂种,终必一死,死无下葬墓地,地伏饿狼,狼撕其身,身败名裂哉!”富翁拿过来一看,气得七窍生烟,半天说不上话来,寿席不欢而散。
从前,有个省班戏演得不错,价钱也贵,一本要百块大洋。这天他们在新昌县城(即今江西宜丰县)演出,忽然一头裹围巾脚穿草鞋的农民来请他们进山演戏。班主瞧不起山里人,便说:“我们演唱本戏文,你们看得懂吗?”农民说:“山里也有知书识礼的人。”班主笑说:“看来你也知书识礼喽。你若做得出一副戏台上的对联,我送你十本戏。”农民担心他说话不算数,班主说:“我们立字为据,但对联第一个字要嵌‘做戏二字。若做不出,要双倍戏钱。”农民同意了,当下请人立字为证,并摆上笔墨纸砚。农民略一沉思即挥笔写道:“做中有古,古作今观,观不尽花花世界;戏半是虚,虚从实看,看起来事事入情。”“戏”古时写法为“戯”。此顶针联不仅按要求“鹤顶嵌字”,而且又从第一字拆字入手,概括戏剧艺术的特点,既切演戏实情,又含人生哲理。班主只好认输,白演了十本大戏。现在这副对联还常被一些戏台传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