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走到黄经的某一刻度就会产生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太阳与地球互动关系的冷暖,也影响到人情、世态。立冬是四时八节的大八节之一,一般时间在公历11月7日~8日,即太阳位于黄经225度时。这是有特殊意义的时间。
冬的本义是终结,是先民系绳记事的绳结。会针线活儿的人在线两端都打上结,即是冬的形象。但它后来被借用,指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说文解字》中:“冬,四时尽也。”冬因此特指一年之中第四季的三个月。人们说,“冬”字从夂(音、义同“终”),从二“丶”。“夂”意为“终止”“到头”“到顶”。“丶”意为“入主”“进驻”。
两个“丶”及“夂”各代表冬季的一个月。自下而上三部分分别代表太阳进驻冬季第一月(意为阳光所能照进室内一点),进驻冬季第二月(阳光所能照进的更靠里边的位置),以及冬季的终止月第三月(阳光所能照进的最里位置)。在传统农耕社会的冬季农闲时节,阳光最受关注,与屋檐阴影一样是人们计时度日的工具(冬字的篆体即体现阳光照射地面面积的情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准备冬眠。立冬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礼记·月令》说立冬之际,“是月也,天子始裘”。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
天文学上也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按照气候学划分,我国要推迟20天左右才入冬。我国地区差异之大在立冬节气上也有表现:北方大地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华北地区出现初雪了,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都能见着,南方还是艳阳高照,最北的地带跟最南端的温差可达30℃~50℃。
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开始,冷空气开始在大地上肆虐。立冬期间的冷空气不是把山区的红叶一扫而光,就是把城里的树也吹成光杆,让人们有一种一下子进入冬天的感觉。立冬,意味着阴阳不交、天地不通、上下不通,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更少了,虽然大地贮存的热量还没有完全消耗掉,此时还不会太冷,但气温已开始逐渐下降。
立冬的大地,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传统文化中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寒冷的天气,人们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立冬时节的营养摄入以增加热能为主,古训有“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之说。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令进补,开春打虎”“立冬补冬,补嘴空”等说法。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这三类物候中,冰在古人心中有特殊的意义。从对冰的无可奈何到能利用冰,有着漫长的历史。季节冻土可以杀死有害的病虫菌,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益处。对古人来说,如果立冬时水面不开始结冰,就表明阴气不足;如果地面不开始封冻,那就是灾祸的征兆;如果野鸡没有消失而大蛤没有出现,社会上就会出现很多淫荡的女人。这些如果中,大概最后一个最无厘头。
在哲人看来,立冬意味着天上的阳能难以到达地上,天地不交,闭塞不通;立冬意味着“天地闭,贤人隐”,意味着君子退场,小人上场。先哲以为,在立冬这样的自然律令面前,人间也要注意收藏,保持低调,不能招摇,“君子以俭德避难”。
在大时间里,立冬正好是在否卦时空。哲人以为这是天地不言的时候,是小人们自行其是、“痞气”外露的时候。不仅如此,除了否卦时空,立冬还有萃卦、晋卦时空。萃卦时空即是大自然的生物、人类社会的民众抱团取暖——萃取之象。晋卦则是问候之象,在晋卦时空,人们相互间嘘寒问暖。
在传统中国,立冬也意味着平时上不起学的孩子有了进“冬学堂”的机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需要为家里分忧,春耕秋收,都需要他帮忙,到农闲时节,孩子就可以进学堂认字,脱离“睁眼瞎”的苦海。从立冬开始,到腊月十五结束,就算是毕业了。跟秀才一类的读书人虽然有本质区别,但斗大的字能认一两箩筐,也就能够立身处世了。这一教育类似于今天的“扫盲班”。我们可以想见,中国民间大雅大俗的文艺创作,多半就出自这些“冬学堂”的学员。
对敏感的诗人来说,立冬是值得观察、沉思的。有意思的是,跟现代文人在立冬面前几乎交白卷相比,古人的感悟太丰富了。唐人李白有诗:“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宋人方回有诗:“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陆游有诗:“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明人王稚登有诗:“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摘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