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小窗笔记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 > 生活经历 > 在路上,与吃有关的二三事 内容

在路上,与吃有关的二三事

选择字号: 大号 中号 发布时间:2018-10-28 14:06 | 作者:女性天地2018年10期 | 阅读次数:1647

      一段旅途最令人回味的除了美景、旅伴,更少不了带来日常满足感的美食。起初,每一次旅行都奔着观光的目的去,后来,每到一处都会去寻觅一些起源于当地的美食小吃。有时我们独自去往某处,耐不住内心寂寞,最先想到的还是用吃的方式来打破沉默结识新朋友。假如曾经有过独自一人乘坐长途火车的经验,就更能体会这一点了。
记得自己应约去往新疆就有过这样一段环绕着吃的旅行回忆。从南宁去乌鲁木齐,在地图上看完全是一条对角线,反正在时间上没有限制,我选择了先到成都再坐火车去乌鲁木齐。听闻成都是青旅天堂,各种特色青旅满足了任何一种品味需求的旅人,我预定了一家装潢主题颇为可爱的青旅住下。青旅文化在国内似乎热闹过一阵子,但真正能让这种文化得以发展延续的似乎还是成都。选择从成都去乌鲁木齐的人并不多,但选择从这里去拉萨的人真不少,这或许就是成都能拥有成熟青旅文化的原因吧,因为在这一段旅途中,很多人都是寻找心中美梦的孤独旅人,都想感叹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青旅为孤独旅人提供了更多与人为伍的机会。而我选择成都的原因却是因为儿时记忆里辣得我鼻涕眼泪直流的红烧牛肉面。面虽辣,可是嘴巴却停不下来,一口面三口水也挡不住我要把它吃完的向往,因为它又香又好吃。从小挑食的我对旅途中的这碗红烧牛肉面情有独钟,即便旅途结束回了家还对它念念不忘,后来在成都小吃店、川味饭馆都特意点红烧牛肉面,好吃是好吃,却少了几分香气。这一次路过成都,解一次馋也合情合理。只可惜吃了几家的,跟各地成都小吃里的紅烧牛肉面并无差别,也许记忆中留下的是初尝的欣喜吧。

      完成了独自寻找记忆中的美食行程,回到青旅,热心的室友约我一起去吃地道的铜锅牛油火锅。五六个刚刚认识的人围坐在一起吃火锅,谁也不跟谁客气,超长定制的筷子夹着生肉泡在滚烫的火锅里,肉很快就熟了,人也跟着熟了,开始发表对四川火锅的看法、吃法,又说着次日行程,要是行程相似正好能约上一起走。可惜我只是这段旅程中的过客,第二天一早就要起身赶火车。
      为了在两天两夜的行程中舒坦些,我买了软卧票,在火车上跟我同室的是一对母子还有一位阿姨,他们都带着大包的零食,而我两手空空,想着到哪有盒饭小吃就买一份,或者去餐车点份菜点份米饭。火车还没开出成都,阿姨就按耐不住要打开僵局,为在路上找个说话的人贡献出了甘肃小吃。她到成都看望女儿一家,女儿没有太多时间回家,她自己多跑跑也是种乐趣。
    我和那对母子都是到终点站乌鲁木齐下车,那位母亲与我年纪相仿,孩子只有4岁,个子却很高。想起友人说过,吃肉吃面长大的孩子个子高,要是我小时候能去趟新疆,大口大口地吃肉,也有再长高几厘米的可能。心里想着肉,肚子立刻就饿了。吃着盒饭,年轻妈妈递过一包榨菜,会心一笑。分享食物真是卸除防备的妙招,两天两夜中,我们还一起去了餐车,免去了我一个人面对一碗白米饭和一份大白菜的尴尬。
来到乌鲁木齐见到友人,她第一句就问我“吃了没”,默契也是从吃开始的,能吃到一块的人才能长久相处。在乌鲁木齐的10天里,我吃了很多肉,最中意的属烤肉串,汁水饱满肉质鲜嫩,配碗黄面能把胃撑爆。撒满孜然的炸串串也别有一番风味,混搭酸汤馄饨解腻解馋。椒麻鸡搭配板麻劲筋,嚼劲十足,非要搭配主食可以选扯面或馕,泡在椒麻鸡汁里吃,令人十分满足。
      到了新疆,少不了进一次维吾尔族餐厅,边吃手抓饭边欣赏歌舞。友人将我带到一个充满少数民族风情的餐馆,吃着手抓饭,谈论起了读书时最爱吃的炒米粉和拉条子,既然到新疆了,可不能不吃上几次。在新疆,食物的分量比记忆中的大了一号,返程途中,陡然发现自己的胃已然被撑大了一号。
      当有朋至远方来,最先想到的还是带着朋友去吃一顿本地特色美食。广西各地美食汇聚南宁,奉上的第一道食物也不局限于老友粉,还有桂林米粉、螺蛳粉,口味由浅入深任君挑选。除了小吃之外,南宁也有几道拿得出手名字响亮的本地菜,柠檬鸭绝对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不带着任何其它菜系的影子。许多南宁菜都受到粤菜的影响,菜品口味也都相近,最让人难分清的还有早茶。带朋友去喝顿早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直喝到晌午也不会觉得时间难打发,品一品茶,吃一吃小点,大话家常都是趣味。
      到了广东,当然也少不了一顿早茶,既解决了一日三餐中的第一餐,又是探食打卡的重点。从南宁入境广东只须两三个小时的车程,要是目的地在深圳,还可以探究一下广式早    茶和港式早茶的区别。近日,与友人相约深圳,终于分清了广式与港式早茶之间的区别。广式偏向于传统,无论是样式还是口味,都浓厚些;港式则加入了更多新颖的元素,融入了多地风味,正如港式茶餐厅将中西速食结合得恰到好处,成就了当地特有美食。
到了香港,也许我们不会特意去寻觅昂贵的米其林餐厅,但去街头巷尾寻一家又一家的茶餐厅,解决一日三餐倒是颇为用心。临近的澳门,似乎没有太多当地特有的食物,全都是舶来品,蛋挞也属葡式。可喜的是,蛋挞还有些当地特有的滋味,酥皮加上奶油蛋液烤熟后在蛋面上附着一层薄薄的焦糖色蛋皮,香溢诱人,一口咬下去,也成了我对澳门独特的味道记忆。
      往东南亚走一走,在泰国吃到的冬阴功汤比起国内泰式餐厅的更浓烈些,香茅的味道也更重,可我偏偏就不爱香茅,反而偏爱国内泰式餐厅里改良过的泰餐。正宗的口味不太如我的意,不是太辣就是太酸。在印尼吃到的印尼炒饭不如配餐的烤肉来得诱人。厨师多放了一些咖喱,让人吃了炒饭辣出眼泪来,以致往后再在餐厅里点印尼炒饭都会不好意思地先问服务员辣不辣。在新加坡的餐食倒是很如意,牛车水附近的食阁汇集了攻略上所有叫得出名字的食物,海南鸡饭是在脑海中徘徊最多的名字。起初以为海南鸡饭源自海南,到了海南才知道海南的鸡叫文昌鸡,随食客怎么做都行。海南鸡饭起源地竟是新加坡,通俗一点就是白切鸡配葱姜油,至于为什么叫海南鸡饭,可能因为在这里做鸡饭的华人先辈大多是来自海南吧。海南鸡饭除了鸡皮脆滑之外,用鸡汤煮的米饭、鸡油炒的黄饭也是独具一格,这也是海南鸡饭与白切鸡饭之间的重要区别。
      在发源地品味地道美食,是旅途中难得的乐事。
分享到63.3K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