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吐槽:迷失在中国的二维码中
选择字号: 大号 中号 发布时间:2019-11-12 12:24 | 作者:环球时报 2019-11-12 |
阅读次数:1973
美国《华尔街日报》11月10日文章,原题:欢迎来中国。尽管你可能什么也买不到副题:想用现金或信用卡买一瓶水或打车的在华外国游客发现自己运气不佳 首次中国之行时,为买串冰糖葫芦,30岁的美国人考特妮·纽恩汉姆急切地在一辆街头推车旁排队。然后她意识到没任何人给摊主钱,“每个人都扫码后就走了,我当时想‘等等,怎么回事?”对(外国)游客来说,中国近来的一切似乎都变成方形——支付二维码。无需钱包简化了14亿中国人的生活,却也让入境中国的外国游客感到无助。
多次来华度假的斯德哥尔摩教师苏珊娜·斯乔格伦发现中国变得比以前“难行”。有一次在长城买瓶水时遇到不收现金的店主,后来又因出租车司机找不开钱而不得不给出一大笔小费,“10年前(中国)是现金为王,如今是微信为王。”
在北京教英语的南非小伙考普利曾在凌晨4点被困在某酒吧外,直到他恳求一对中国情侣用当地的打车App帮他叫到出租车,他用现金偿还他们预支的车费。在华学习的南加州大二学生肖提斯说每次到洗衣房都得找中国朋友同行,因为洗衣设备仅接受微信支付,“我们觉得自己有点像什么也不会做的小孩。总是不得不说‘请帮帮我们吧。”
中国监管机构正伸出援手,中国人民银行也宣布商家拒收现金行为违法。近日,腾讯宣布推出向外国人开放微信支付的试点项目,并将难以使用移动支付称为他们在华生活的“一大痛点”。
近来在长城附近一个卫生间,比利时的凯瑟琳·德威特感到很沮丧。她在一台高科技厕纸发放器前看到二维码时不开心了,“你真的需要如厕,但只有用手机做一些怪事时,它才会给你厕纸。”该机器生产商的负责人辩解说,扫码是一种中国文化体验。但德威特女士当时可没心情开展跨文化聊天。当一名中国游客挥动手机并递过厕纸时,她的窘境才得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