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逐乡愁
选择字号: 大号 中号 发布时间:2019-10-10 10:11 | 作者:大理文化2019年8期/阿格博基 |
阅读次数:1962
近日,青年作家北雁的长篇纪实散文《环湖一周》先后在《大理文化》2018年第10期、2019年第5期“开篇作品”栏目重磅推出,同时有部分章节先后在《核桃源》《祥云文化》《洱源文化》等州内报刊刊发,《大理时讯》更是从今年3月份起对全文进行了连载,立即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及好评。笔者细致地将之读完,立时感受到字里行间的那一片赤子之心。
一、倾心构建的文学地理
我一直以为,文学地理是一个作家走向成熟的标志。诸如鲁迅笔下的鲁镇、莫言笔下的高密、贾平凹笔下的商州、毕飞宇笔下的断桥镇等等,确切地说是一个作家思想魂灵的栖居之地,也是一个作家最敏感的心灵寄居之所。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湖泊,同时也是大理四千年文明的摇篮,被当地各族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湖”。有一首歌把她称作是“大理的眼睛”,还有一首歌把她比作是“苍山怀抱的明珠”和“最圣洁的金花”。自古以来,洱海沿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让古往今来的文人诗客为之倾倒,同时也为我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生动、丰富的素材。
细读北雁长文,可以从中察探到北雁的成长经历,看得出他曾与这一片蓝色的高原湖泊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读中专时,他就读的学校坐落在洱海出水口的洱河之畔。“窗外的一角洱海就在眼皮底下画卷一般跃然呈现。那一派开朗明净的意境,蓝汪汪的洱海,倒映着蓝汪汪的天;或者是蓝汪汪的天,映衬着蓝汪汪的洱海,直至今天想来,依旧是一种难言其美的诗意浪漫……”当阔别十年以后,北雁重新回到洱海南岸下关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习惯了洱海的水涨水落,花谢花开。”也正因为这样割舍不去的亲情元素,他决定以步行的方式,徒步环行洱海,从自然和人文景观入手,把心交给洱海,用整整一年的时间感受洱海之上的雨打风吹、自然风光、乡土民俗与寒暑易节。最终形成洋洋20余万言的文本,细细读来,洱海最为壮美的沿岸风景,无论高山、峡谷、山坳、平坝、岛屿、溪流、湖滩、港湾、湿地、田园、沙洲、礁石、绝岩、村庄、集鎮、城市……都在他的行走与文字中连接呈现,然而这一切,在他饱含深情并且不断成熟的文字中,已经渐渐被着上了属于他的地域符号,我以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尝试与地理构建。
二、赤诚的乡愁与眷念之心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苍山洱海的自然美景能激起人们心中浓浓的乡愁。北雁以赤诚之心寻访洱海,用心体悟洱海母亲湖的温度,在他的笔下,美丽的洱海像一幅幅像素清晰的照片,或像可以多次加工冲洗的底片。在先前的阅读之中,他似乎已经有许多关于洱海的文字,诸如《洱海边的绣花姑娘》《洱海,诗意的浪漫》《碧波之上》等一系列散文;还有后来的《梅湖纪事》《房子啊房子》《梅河乱》《梅湖物语》等等一些小说作品,当然也是在《环湖一周》的阅读之中发现,在这些小说作品中,洱海被他虚构成了“梅湖”。绵绵不断的洱海情思,借以表达作者对洱海一种独特而长久的关注、向往、歌颂和热爱。同样作为一个大理人,我以为他其实就是在抒发一种赤诚的乡愁眷念,将洱海当作一首永远唱不尽、吟不完的诗。
一年的行走与探访,北雁用心感悟着洱海大地,讴歌和赞美着这片土地上的一切。在他看来,洱海始终是美妙无比的:“不管何时,也不管到了何地,眼下的洱海,都是真实美丽、纯粹无比的洱海。有时可能会邂逅一场洞经音乐会,也有可能会遇上一个婚礼或是其他的什么节庆,或是发现一座风格独具的古建筑;在某个宁静的港湾,可能会发现有人正在钓鱼、游水、闲走、祈祷、祭祀,有人则端着一个笨重的长焦镜头,潜伏在树荫下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一只水鸟。”他用平实的语言记述最真实的洱海,描述洱海周边发展的自然风光及人民的真实生活,让读者在阅读之中发现平凡之美。
而他的创作及视角,涵盖洱海保护、洱海周边的村落、河流、植被、农业、渔业、旅游发展等各种话题。在他笔下,无论是种植、采收、经商、打鱼、摆渡、盖房、祭祀等一些生活场景,还是民居建筑、乡土风情、自然风光、传统文化,不论巨细,他都真实再现。细腻的笔触,不仅记录了洱海周边的奇异美丽景色,还详述了洱海哺育的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并在一些细致入微的观察中进行反思,进而表达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阐述一些对生态、环保、自然的思考,从而让《环湖一周》变得更加丰满,既成为了一部关于洱海的田野调查、一部关于洱海的地情报告,同时也具备了成为饱含深情的生态忧思录、一部关于洱海多元维度的自然文学,读来荡气回肠、发人深思。
三、源自内心的良知与社会担当
我始终认为,对于文学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或者说是站在人民的立场写作。北雁深入实地走访就是一种力量,就是一种方向性的特殊姿态。他把创作的眼光瞄准社会热点和普通民众生活。于是他的文字便与自己的走访一起变得更加富有温度、富有筋骨,同时也富有深刻内涵。但我在阅读中却无不发觉,北雁的行走与笔耕也有无处不在的疼痛、无措、愧疚与无奈。他首先关注的是洱海面临的现实问题。洱海是目前全国保护较好的内陆淡水湖泊之一,然而现今的生态文明仍处于探索期,沿岸群众的生活习惯还亟需改变。同时,经济的迅速发展,也给洱海保护带来了较大的危机与挑战,于是他时常在行文中带着这样的反思:“一边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一边是洱海保护的巨大风险,同时还有沿岸群众的经济利益,在几者之间寻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点,或是在其中有所舍弃,着实考验着我们的智慧。”“经济发展和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了太过匆遽的变化,以至我们再也回不到昨天了。”“让人惋叹的是,这种该当带有一种原始和粗犷之色的美,却有些开发过度的意味了。”
因为爱得深,于是也痛得深。有时他不惜翻书查典,寻找困扰洱海保护的根源,比如利用翔实的数据对环湖密集的客栈进行分析,有时又找到近年游客急增的数据进行对比。或者又无不累赘地提及中国大地上那些被严重污染的湖泊:滇池、太湖、巢湖,进而引发读者对洱海洁净水源的重视。而我更是发现,他在行文中多次不厌其烦地强调:“洱海不是海,确切地说它只是一个高原淡水湖。”以一种近乎固执的态度去改变人们的这一种方言习惯,自始至终将洱海称为“湖”。就是想告诉人们:“洱海不仅属于过去,还属于将来。她不仅是昨日和今日的洱海,更是子孙后代的洱海!”
这种源自内心的写作良知与社会担当,无不彰显着强烈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让人感受生活的温暖与美好的同时,又轻松地撕开生活中丑陋的一面,带给我们强烈的智性思考,并引发出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青年作家、《大理文化》编辑李达伟认为:北雁有写一部大作品、大容量的野心,同时也具备完成这部作品持久的热情与耐心。由衷期盼北雁与他的《环湖一周》在他的行走与时光历练中变得更加深刻,也希望这样富有社会责任心的文字能被更多的人读到,从而激发出一种良好的社会责任,形成一种共同的集体共识,一起呵护我们的洱海和人类共有的家园,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编辑手记:
北雁花了很长的时间围绕着洱海用脚去行走,用心去感受,走过洱海边的一个个村庄,感受这些村庄的历史风俗,凝视洱海历史与现在的变化,创作出长篇散文《环湖一周》,其节选过两部分在《大理文化》上刊出,文中作者对洱海的深情关注,特别是其中的忧患意识,对自然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相辅相成关系的阐释,有北雁自己的理解和忧虑在其中,刊出后引起读者的好评和思考。本期文学评论刊出几位本土作家关于《环湖一周》的点评,在其中他们分别以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北雁写作的内容和思想,希望读者能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考,关注我们的洱海母亲湖,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湖——洱海。